知识产权“牵手”非遗,为雁城文旅传承创新注入潺潺活水
2024-09-30 13:46:31          来源:衡阳中级人民法院 | 编辑:王汝福 | 作者: | 点击量:7070         

近日,第三届湖南非遗博览会在衡阳市建湘工业文化街区举行,198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衡阳中院组织知识产权庭干警走访多位代表性传承人,调研知识产权领域非遗保护情况,并作普法宣讲,为雁城文旅传承创新贡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量,助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社会满意度。

蔡伦古法造纸技艺、大桥剪纸、衡阳糄粑制作技艺、岳北山歌,这些日常耳熟能详的事物,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衡阳非遗保护项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书写着绵长悠久的衡阳文化,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分为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医药等十大种类。截至2024年,衡阳市共有160个项目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其中8个国家级非遗,49个省级非遗,93个市级非遗。12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既需传统保守,也要创新传承。知识产权对于促进非遗系统性保护特别是对于采用非遗元素进行再创作的智力成果意义重大。其中著作权登记、商标注册、品牌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等制度可以有效助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激发非遗传承群体的创新活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深度融合中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利权保护:符合专利申请条件的传统技艺、工艺方法等,可以依法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

2.著作权保护:对于以文字、戏剧、音乐等形式表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其智力成果。

3.商标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标识、符号等可以申请注册为商标,他人需要经过授权才可使用,以维护其品牌价值。

4.商业秘密保护:具备商业秘密构成要件的独特配方、工艺流程等,可以通过商业秘密的方式进行保护。

5.地理标志保护:与特定地域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特色手工艺品、农产品等,可以通过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注册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来表明来源地和特定品质。

6.反不正当竞争保护:对于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誉和商业价值,均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来源“衡阳中级人民法院”)

责编:王汝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衡阳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