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星声】成为控申检察“新兵”的第一年
2024-09-24 08:03:31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陶江云 | 作者:段婷 | 点击量:9078         

编者按: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在岳阳检察这片“星空中”,也有很多很多的“星星”。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性格,身怀不同的技能。但是,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中独一无二的主角,都在闪闪发光,汇聚成漫天闪耀的星空……为此,我们特地开设【检察星声】专栏,请每一颗“星星”大胆的分享自己的心声,以最真实的声音、最接地气的语言、最个性化的表达,展示岳阳检察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积极健康的奋进力量。

本专栏自创设以来,大家陆续分享自己的“星声”。今天,又带来了新一期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倾听“花开”的声音~~~

成为控申检察“新兵”的第一年

我对法学的兴趣,可能是来源于从小对法制频道和犯罪片的情有独钟,特别是受到《皇家律师》这类律政剧的熏陶,主演们在法庭上慷慨陈词的气势和为追寻正义奔走呼号的决心,点燃了当时还是个中二少女的我心中的热血,以至于我高考志愿表上十个学校全都填报的法学专业。毕业后,我成功地通过省考来到了家门口的华容县检察院工作,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

象牙塔外 从零开始

2023年8月,我怀着无限的憧憬从校园踏入检察院,完成了从一名法学院毕业生到检察官助理身份的转变,从“纸上谈兵”走向了司法办案的第一线,在司法实践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入职后,我被分配在控告申诉业务条线。然而,在正式入职检察院前,我对检察机关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刑事检察的公诉业务上,甚至没有听说过控申检察。因此,对我来说,告别象牙塔后我又从零开始了新征程,见识了与认知不一样的检察工作。

这里,不像刑检部门一样办理案件和出庭公诉,有时是声泪俱下讨公道的当事人,有时是情绪激动难以平复的被害人家属……这里,桩桩件件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似乎有听不完的是非、读不完的悲欢和阅不尽的善恶,处理起来有时也会让人手足无措。幸运的是,我所在的办案团队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年轻团队,给予我很多温暖和鼓励。员额检察官对我而言亦师亦友,从最基础的接待当事人开始,到带我去做笔录、制作法律文书、开听证会,事事不厌其烦,一一教导。还有“天塌下来都能帮我顶着”的部门主任,遇到难以沟通的当事人,总有他为我们兜底,耐心进行释法说理。

今年年初,我被抽调到最高检参与接访,对这份工作慢慢有了较为系统性的认知。

那是抽调接访的第一天,我拿到了一份厚度完全不输新华字典的申诉材料时,中间夹杂着一审、二审、重审、再审、下级检察机关的监督、各类信访回复件等等。当时,对着这本厚厚的材料,我根本无从下手,更不用说对当事人的诉求做出回复。同时,最高检的申诉类案件不单单是刑事类,还有民事、行政监督、国家赔偿等在基层院较为少见的案件类型,我甚至难以把握哪些案件还可以受理。再加上经过几级司法机关审查后继续向上级检察机关申诉求决的程序也是我的盲区,与之相对应的流程节点我完全不了解,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从当事人厚厚的申诉材料里快速找到诉求,判断法律程序是否终结是我们控申干警必须掌握的技能,这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没有捷径,要通过接触案例慢慢领会。”同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从事了十几年的控申工作,看到我的不知所措,于是鼓励我。

那天开始,为了尽快上手工作,只要前辈们接访我就在旁边仔细地听,看他们是怎样与当事人沟通、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处理问题、设想如果是我自己会怎样做。同时,我还利用下班和空闲时间重点学习相关法律条文和办案规定。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接触了一个又一个案例后,我也逐渐可以坦然面对复杂的案件,从杂乱的申诉材料中找出有用的法律文书,通过与当事人的交流理出他们的诉求。

法律背后 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法考复习过程中,刑法老师曾说过:“我们现在缺的不是思想深邃的刑法哲学家,而是真的能处理‘他把我打成轻伤该怎么办、他偷我几千块钱该怎么处罚’的基层法律从业者。”当时,我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心中的法律从业者形象主要来自于电视剧里主角,面对重大复杂案件,知识渊博且专业严谨。

真正入职后,我才慢慢了解一名基层法律从业者的最大职责就是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从我目前所接触到的大部分群众的言行举止中,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检察机关的信赖和期待——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理应帮他们解决一切法律问题,特别是当他们认为遭受了不公正对待或认为权利受到侵犯时。

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认为自己家宅基地受到邻居侵犯的来访人,在了解他的来意后,我当即给出了建议“在宅基地权属明确的前提下,发生的宅基地侵权可按照民法典中的一般侵权行为进行调整,存在侵权行为时,双方可以先自行协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对方却始终认为邻居侵犯他宅基地的行为“犯法”,不理解公安机关为什么不受理他的报案,坚持要求检察院进行监督,通过刑事方式解决。于是,我开始像前辈们一样,耐心地解释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违法”和“犯罪”的界限和区别,最终解答了他的疑惑,他开始决定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维权。

慢慢地,当我真的可以解答“报案后公安机关不立案怎么办、对法院的判决不服怎么办”这些疑惑后,才发现,这种成就感不同于分析出刑侦剧真相的得意,也不同于刑法观点展示后说服别人的自满。我也逐渐理解“法律并不是智者的游戏,它承载着群众的期望与信任,它背后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小案件”里也有“大民生”,每一起司法案件背后都是老百姓对法治的期待、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在基层检察院的控申部门,真正需要实质性办理的刑事申诉案件较少,我办得最多的案件,就是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在这里,也收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面锦旗。

当时,我院办理了一起刑事案件,被害人的妻子由于乳腺癌手术正在康复中,父母均已八十多岁,母亲因病卧床不起,家里还有一个五十多岁患有精神病的弟弟需要照顾,生活十分困难。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们主动与他取得联系,在进行调查核实后,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后,通过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开展联合救助,帮其缓解了家庭的燃眉之急。今年一月,他来到院里,给我们送来了一面锦旗,在他真挚的目光中,我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自豪。

这一年里,像他一样的救助对象还有很多……这些或许是不起眼的“小案件”,在案件已经办结之后,甚至直到现在,能在逢年过节收获他们的短信祝福和感谢,成为我工作记忆中的闪光时刻。

“陪跑选手”的意外收获

今年五月,我刚结束最高检的抽调,还没回过神来就收到了去市院封闭集训准备全省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的通知。刚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想到自己是个新人,便一度认为自己只是个“陪跑选手”,只需要参加集训,最终不会代表岳阳地区参赛。

等到集训开始,发现总共只有四位选手参加,相当于直接进入了决赛圈,我的内心非常忐忑。控申检察业务涉及面广,涵盖点多,不仅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还涵盖刑事申诉、国家赔偿、司法救助、律师执业保护等内容,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作为工作不满一年的检察“雏鹰”,既无大赛经历,也缺乏实务案件办理经验,根本无法与那些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经验的前辈们同台竞技。以至于整个集训期间,我都很焦虑。特别是在省院以案代训,办理刑事申诉案件时,我的畏难情绪达到顶峰。可以说,当时的我还没有独立且完整地办理过一个刑事申诉的案件,哪怕是对申诉人的称谓表述为“原案被告人”还是“原审被告人”我都得想半天,更别提对证据的审查把握、对申诉理由的回应,对我而言几乎都得从零开始学。

然而,我还是克服了畏难情绪,坚持到了最终比赛。今年六月,当我坐在考场里,能自信地写下答案,能坚持八个小时将法律文书制作完成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战胜了自己。可以说,竞赛最大的收获不是全省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办案能手”的称号,更是自己在备赛过程中体系化知识的更新,以及充分了解了自己在比赛技巧、专业知识、办案实务方面的不足。

回首这段经历,率先浮现在脑海里的不是备赛期间的焦虑和竞赛时的紧张,而是在市院1011会议室里互相加油鼓劲的“同学们”,是对我们无微不至到“饭吃得饱不饱、住得舒不舒服”的张主任,是能给我们答疑解惑的晓平哥,是给我纾解压力的院领导,是每晚乘着月色和我挽着手聊天回酒店的沅芳同学……竞赛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团队协作。荣誉的取得,尤其得益于市院科学统筹、全面翔实的实训规划。当我还在为备赛要学习哪些东西而迷茫时,市院的何爽同学就已经按照不同的业务板块,搜集整理了几乎能涵盖所有业务内容的学习资料,带着我们逐字逐句地分析法律规定、专项行动和政策文件,让我对控申业务快速实现了从一知半解到融会贯通。每次模拟测试后,他也会带着我们对着法条分析错题,反复填补知识盲区,让我们通过刻意练习提升能力以供备赛。就是这群可爱的人们,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成为了艰苦的备赛过程里一个个温馨的时刻……

“大道之行,明察惟检。”背诵一个法条,可能只需要几分钟,看完一本卷宗,可能只需要一个下午,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检察官,需要无数个日夜,甚至是一生……  荣誉是竞赛的终点,也是工作的新起点。初任检察官助理,我的检察生涯才刚刚开始,控申是我工作的第一站,但绝不是最后一站,我相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坚持可抵道阻且长。

作者简介:段婷,女,2000年7月1日出生,华容县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五级检察官助理。

来  源:岳阳市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

责编:陶江云

一审:陶江云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