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伍炳林)8月12日,湖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7月份的工作评比成绩最新出炉。截至目前,衡阳市蒸湘区社区矫正服务中心已连续5个月(3月—7月)获得满分100分的好成绩。
在湖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的工作评比中,社区矫正信息化打卡签到率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区社区矫正服务中心能否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区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动态,更是社区矫正监管安全性的重要指标。社区矫正既要加强安全监管,又要实行人性化管理,执行幅度如何把握全省各地标准不一,成为困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2024年3月,蒸湘区司法局根据省市信息化监管要求,召开了一季度的社区矫正安全监管会议,狠抓信息化监管核查工作,加大社区矫正监管力度。为确保蒸湘区社区矫正工作在湖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取得更好成绩,会议认真剖析了全区社区矫正对象打卡签到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措施。
一、对社区矫正对象未打卡签到的主客观理由区别对待,实现社区矫正安全监管严谨性与合理性的高度统一。
(一)严禁社区矫正对象因主观原因不打卡签到。过去社区矫正对象常以“签到时正在高空作业”“签到时正在谈业务”“签到时正在照管孩子”等作为自己未打卡签到的理由,视打卡签到为儿戏。为严肃社区矫正监管制度,严禁社区矫正对象以主观原因为理由来逃避监管,若违反将视其情节采取一定的惩处措施。
(二)社区矫正对象如遭遇自身无法克服的客观困难,可视其为未打卡签到的正当理由。部分社区矫正对象反映,自己虽在规定时间已主动打卡签到,但因“在矫通”APP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成功打卡,或因“手机摔坏”、“重病住院正接受治疗” 等情形而导致无法及时打卡签到。当出现此类无法克服的客观困难而导致无法成功打卡时,社区矫正对象应及时报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并提供有效证明材料,方可作为不打卡签到的正当理由。
二、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措施,实现监管过程的制度化和人性化的高度统一。
(一)安排专人负责湖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及时预警,并督促相关司法所主动核查未打卡签到的社区矫正对象情况。
(二)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对象打卡签到制度,做到区别情况,先教育再惩戒。对无正当理由,经提醒仍多次不打卡签到的社区矫正对象,视情节按《湖南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要求,给予训诫或警告处分;对因客观困难导致无法打卡签到的社区矫正对象,能够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采取不予惩戒的人性化管理方式。
(三)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微信中图片收集小程序,直接上传因客观困难未打卡签到的证明材料,方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主动高效地核查社区矫正信息化打卡签到情况,并为下一步工作的分析研判做参考。
自从通过一季度的社区矫正安全监管会议,完善了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措施后,在全区范围内,共排查出社区矫正对象不假外出2人,被采取强制措施3人,不但有效地杜绝了脱管漏管的风险,而且在湖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工作评比中,取得了连续5个月满分100分的好成绩。
下一步,蒸湘区司法局将继续按照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工作的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法律规定总结改进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实现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工作的标准化、明细化、规范化,确保全区社区矫正持续安全稳定。
责编:王汝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