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卢静)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街道位于中心城区城乡接合部,近年涉及征拆等方面的群众矛盾、“麻纱”案件多,黑恶案件多发,严重影响营商环境,甚至因信访案件居高曾被挂牌督办。然而3年不到的时间,该街道成功实现“逆袭”,获评全省基层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地区、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市信访工作示范乡镇(街道、园区)、市第一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单位。4月1日,省领导魏建峰、陈雪楚到街道综治中心专题调研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从后进到先进,从挂牌到授牌,街道是怎么打赢这场漂亮的“翻身仗”的?7月22日,记者深入调查走访,发现街道做好治理工作的关键就在“枫桥式综治中心”。
一站式
发挥党的政治优势
在街道院内,一栋崭新的综治中心大楼映入眼帘。说是新,实际是一栋旧楼翻新,3层高的大楼里,群众热线、信访接待、心理咨询、监控研判、法律服务、三调联动等13间功能室,一应俱全。
在启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创建前,街道班子思考,面对日益增多的群众诉求、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如何真正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维护好社会治安稳定?
街道多次开会商议,决定将信访办、司法所、禁毒办、应急救援、消防所、诉源治理站等矛盾纠纷调处力量集中起来,以“破解职权壁垒、畅通信息交流、优化基层治理手段”为目标,将现有的各项资源整合,使综治中心成为一个矛盾纠纷的“协调指挥部”、社会风险预测预警的“研判部”、群众诉求的“服务部”,让上门群众有个“说理”的地方,让中心工作效能实现“1+1> 2”。
“建设基层综治中心的目的,就是发挥基层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这也是‘枫桥经验’最根本的一点。”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胡治国说,街道实现了“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能”,为群众提供人民调解、诉前委托调解、领导接访、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实现矛盾调解不出大楼、群众不跑冤枉路。今年来,街道接待来信来访群众200余人次,受理各类问题50余个,信访数据大幅度下降。
多元化
因地制宜排患解纷
建好实战平台,管好智能平台,用好联动平台。2021年年底,推动综治中心规划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以来,龙光桥街道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和完善适应当地的治理方法和机制,事件处置扁平化指挥调度,风险隐患精准化预警预测,以确保人民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
7月初,寨子仑村九都村水库附近的路段发生路基塌方,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喻哲丹带队巡逻发现这一隐患,立即设置警戒线、警示标牌,得知情况的交警谢宏伟在塌方处50米远的距离对重型车辆进行管控,综治中心也第一时间通知区顽瘴痼疾办到现场勘测,多方联动共同妥善处置好了这一险情。
石笋村曾发生一起两司机因停车摩擦引发的矛盾纠纷,派出所处警调解时,双方互不相让,综治中心邀请双方村干部出面参与调解。迅速赶到现场的村干部和双方聊起家常,三言两语竟发现双方都是某村民的朋友,两人立即握手言和。
综治中心目前有21名工作人员常驻,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交警等在内的51名政法队伍则以轮驻的方式灵活入驻。“全域35名村社区治安主任、村辅警,1085名村(居)民代表,常态化配合中心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排查、治安巡防、反黄赌毒、反电诈、反邪教等宣传工作。”胡治国说。“三调联动”机制、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矛盾排查预防和联防联控、疑难案件纠纷进行共治共商……在中心的统筹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凝聚起一股股强大的治理力量。中心还积极思考创新举措,引导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就地解决矛盾纠纷,如成立箴言调解室,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把“箴言”理念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深度融合。
2023年3月,市新殡仪馆投入试运行,当地群众数百人因运送遗体车辆擅自改变行车路线、进山(数百亩山林)便道无出入口等问题聚集维权,箴言调解室调动各方社会调解力量共同化解,新殡仪馆于当年4月1日顺利运行。
云治理
推进“数字综治”建设
龙光桥街道这几年陆续推进智慧综治中心建设,城乡末端感知系统、数字云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几乎全覆盖,去年2月成为全市社会治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智能化试点单位。“将信息技术更深入地应用于乡村治理,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喻哲丹说,在创建“枫桥式综治中心”时,街道不断以“数字综治”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架构、治理方式、治理手段智能化再造。
街道有大大小小山塘水库500多座,视频监控覆盖每个山塘并连接“数字乡村”平台。街道应急办通过监控可以查看各个山塘、重要路段的情况;赫山区举行龙舟赛,龙光桥街道是主赛区,赛事期间,沿线人流量特别大,数字乡村设备自带的“看、喊”功能,大大方便了综治中心开展安保工作,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
街道被确定为社会治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智能化平台试点单位后,平台对接12个部门数据,实现了“网小格”微信小程序、城乡末端社群感知系统等社会治理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连接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和反电诈预警平台。经过1年的运行,排查与核查出六类重点人群风险人员1454人,发布预警18次,有效管控了风险。“没有接触科技时,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全靠记台账,现在通过预警平台,辖区内的社区矫正对象、重点人员一目了然。”街道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主任张建华说。
前不久,平台收到一条预警,某市民因劳务纠纷报警称,若得不到答复就采取过激行为报复。综治中心核实,该市民居住地在街道,户口在另一乡镇,劳务纠纷事发地为其他区县。于是中心通过平台,指派三地共同处置,妥善处理好后,该市民非常感谢政府,并为自己的过激言行深表歉意。此案例在全省基层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第二次推进会上列为典型案例。
传统管理思维转向数据治理思维,推动了龙光桥街道基层治理质的飞跃,也是街道积极践行和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坚持党的引领,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调处流程,推动‘数字综治’,通过几年的摸索,街道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今后将继续用心用情用法将初信初访化解在萌芽阶段,及时回应民生诉求,努力维护一方平安。”胡治国说。
订报单位稿件,请上新湖南。组稿:杨绍银
责编:杨绍银
一审:杨绍银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