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服务 > 法院
纾解忧民事 情系大民生 益阳法院发挥审判职能深耕法治土壤
2023-05-23 00:21:55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杜巧巧 | 作者:         

涂某等14名农民工为南县法院执行局送上了一面“为农民工讨薪尽职尽责”的锦旗,表达对执行干警的感激。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邓燕艳)

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益阳两级法院积极发挥审判职能,深耕基层法治土壤,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机制,从立案、审理、执行等各环节为民生权益保驾护航。

化解矛盾纠纷

耐心释放司法温度

老百姓打官司,不仅要讨说法,更希望求解法。

去年2月,肖某驾驶摩托车时被超车的胡某撞击,甩到对向车道,与沿线刘某驾驶的陕A牌照小车再次发生碰撞。肖某被鉴定为七级、十级伤残,失去了劳动能力。南县九都山法庭收到了该案的诉讼材料,通过阅卷,承办法官发现,刘某及其保险公司要承担交强险无责赔付责任,但原、被告均没有刘某的联系方式,案件一时陷入了瓶颈。

经过多方调查,在联系到远在陕西的刘某和保险公司后,法官判断,双方如果能在庭前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双方诉讼时间、精力,减少诉累,更有利于受害人顺利拿到赔款。九都山法庭诉前调解员第一时间通过“道交一体化平台”组织肖某、胡某及其保险公司、刘某及其保险公司进行调解。

5月4日,此案正式调解成功,两家保险公司对肖某的赔偿全部到位。“虽然过程费了些事,但赔偿款拿到了,权益保障了,我们打心里感到高兴。”九都山法庭工作人员不无自豪地说。

人民法庭扎根基层、贴近劳动者,处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最前沿。

近年来,益阳法院立足辖区实际,持续探索创新、多点推动涉民生类案件诉源治理工作,从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到全市47个诉源治理工作站实体化运行,再到法官“包村包社区”特色品牌创建。

通过劝导先行、城乡结合、衔接配套的调解机制,倾力打通服务劳动者“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争议“治未、治小、治早”。3月22日,沅江市首个驻金融机构诉源治理工作站在中国工商银行沅江支行正式挂牌成立。4月26日,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驻资阳区法院工作室揭牌成立。在化解劳动争议、金融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重点领域,益阳法院先行先试,依托“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先后与市委台办、市发改委、市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总工会、人民银行益阳市支行、银保监会益阳监管分局等部门单位建立诉调对接关系,全力打造诉源共治、平台共建、纠纷共解的“法院+”诉调对接新模式。

今年以来,益阳法院共诉前分流案件5293件,占新收一审民事案件量的74.4%,其中调解成功2780件,实现一审民事收案量同比下降6.8%。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100件劳动争议案件成功化解在前端,调解成功率达83%,群众解纷成本进一步降低,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联动守护民生

用心破解忧心难题

2019年至2022年期间,涂某等14人到刘某承包的南县某小区项目工作,眼看项目接近尾声,刘某仍有部分工资未予支付。涂某与工友多次催讨,仅得到了一张载明欠付工资数额的欠条。“挣了14.85万,到手的却是一张欠条。”涂某等人拿起了法律武器,将刘某诉至南县人民法院。今年2月,成功拿回劳务报酬的14名农民工将一面红通通的锦旗送到了承办法官的手中。

“治理欠薪问题事关家庭幸福,也关乎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益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彭卫兵强调。益阳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连续5年开展“为农民工讨薪”行动,建立院领导带头、法官参与、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拓宽与人社局、劳动监察部门、基层党委政府的对接路径,强化部门联动,积极推动构建信息共享、联动处置的协作模式,持续加大对工程建设、校外培训、新就业形态等重点领域内恶意欠薪行为的打击力度,打造维护农民工等劳动者权益的坚强堡垒。5年来,全市法院共审理劳动争议类案件4282件,帮助劳动者追讨薪酬9089.94万元。

上下联动、左右联合,积极探索审判职能向前、向后延伸。益阳中院借助“联动”绿色通道,协调多部门联动发力,推动社会管理日趋完善。联合妇联、团区委成立家庭教育爱心指导站、少年法庭心理辅导室,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完善府院联动,与税务、市场监管等7部门建立破产程序配套机制,设立企业破产援助基金,联合武汉海事法院建立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不断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挂牌成立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与邵阳、娄底协同施行《资江保护条例》,建立环境资源跨区域协作保护机制,以司法之力护佑绿水青山;联合益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同印发《关于建立化解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联动机制的意见》,发挥“司法+监管”协同联动优势,保障全市建筑市场的稳步发展。

益阳市中院民事审判支部组织干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赠送法律书籍、以案释法、有奖问答、提供法律咨询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就物业服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秉持高效执行

专心当好护民使者

“谢谢法官,谢谢!”4月7日,当1万元执行款递到贾某辉手上的时候,马上要透析的他不禁湿了眼眶,不住地向执行法官致谢。

2021年6月,陈某兵驾驶小型轿车撞上了贾某辉骑行的电动车,交警部门判定陈某兵全责。事后,双方与保险公司达成和解协议,但陈某兵未支付费用而被诉至法院。2022年11月,资阳区人民法院判令陈某兵赔偿贾某辉1万元。陈某兵依然未能按期履行赔偿义务,今年2月贾某辉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陈某兵无可供执行财产,法官随即赴陈某兵居住地安化调查走访。在安化当地派出所帮助下,法官来到了陈某兵居住地,了解到其身体不好还独自抚养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一边是身患尿毒症需要透析的申请人,一边是独自抚养两幼儿的被执行人,案件陷入了两难之境。

“还是要想办法帮他们一次性化解。”执行法官先从调解入手,尝试说服双方达成和解。两个小时的沟通,执行法官耐心释法析理,道明对方难处,也为困难的他想办法。最终被执行人陈某兵在其亲属的帮助下一次性将赔偿款筹集到位,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并现场履行。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步。益阳法院始终坚持善意文明理念,确保执行质效高标准运行。一方面积极探索柔性司法手段,靶向聚焦,因案施策,开启涉民生执行案件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办理、优先发款,并对赡养、劳动争议等纠纷加强柔性协调,用绣花功夫实现双赢、共赢。另一方面,积极推进“2023湘执利剑”执行专项行动,先后与与广州铁路公安局长沙铁路公安处、市住建局签订《关于建立查控协作工作机制的实施细则》《关于建立住房公积金在线查询协作的意见》,联合交警支队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以府院联动做加法,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外部大格局。

借助“五定一包”工作机制,高位推进涉党政机关未结执行案件清理。创新开展失信被执行企业负责人进法院学法活动,擦亮“以打促执”执行工作名片,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办理协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坚持线上查控、线下调查立体化财产查控方法,综合运用罚款、拘传、拘留、搜查等强制执行措施,穷尽一切措施查人、找物,持续高压推进打击拒执犯罪工作,尽全力把每一位申请执行人的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

拓宽普法维度

贴心送上法治茶点

“我们想知道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能不能不交物业费?”“房屋装修未入住,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还要交物业费吗?”“小区公用电梯内的广告收入到底属于谁?”近日,益阳中院民事审判支部组织干警为紫龙郡小区的业主送来了法律知识大餐,干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赠送法律书籍、以案释法、有奖问答、提供现场法律咨询等形式,就小区物业服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一讲解。

“要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必须要让大家知法懂法,了解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应当享受的合法权益。”益阳中院民一庭庭长夏蓉表示,“只有法律知识多了,维权意识强了,群众自身的合法权益才不易被侵害”。

益阳法院一直重视普法宣传,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涉养老诈骗、农民工欠薪等涉民生重点领域,部署开展“防性侵护花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专题普法。积极组织中青年法官进学校、进乡村、进养老院、进企业,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向有关学校选派23名法治副校长。深入走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群体,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以群众点单、社区开单、法院接单的模式,在社区学校、公园集市、项目工地及厂矿企业,通过案例、活动宣讲等形式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引导居民群众树立正确维权意识提供了指引。

仅今年1至4月,全市两级法院已开展相关法治宣传30余场次,普法受众达4800余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一审:杜巧巧

二审:罗霞

三审:何金燕

责编:杜巧巧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