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起“孝善德”国学改造之风
德山监狱举行服刑人员诗词大会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罗霞 通讯员 樊雷
如果确定“勉”“人”二字在一首诗的位置,将这首诗的后四句背出来,你能做到吗?9月26日,在德山监狱举办的“孝善德”诗词大会总决赛上,一监区服刑人员陈某便将陶渊明的《杂诗》娓娓道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6个监区服刑人员的7名选手,在总决赛舞台的精彩表现,赢得在场近4000人的阵阵喝彩与掌声。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落实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展现中国古典诗词魅力,激发服刑人员的爱国情怀,继去年的“高墙内的朗读者”“学宪法颂党恩”等活动后,德山监狱今年举办“孝善德”诗词大会,在服刑人员中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选 手
“一”字说出70多首古诗词
当日早上8时许,常德市委政法委40人、湖南德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38人赶到德山监狱监区A门前等候安检。对于其中大部分人说,参加监狱开放日活动既好奇又兴奋。
8时30分,监狱大门缓缓开启。一行人列队走进监狱,“孝善德”诗词大会总决赛现场早已准备就绪。3000余名服刑人员整齐划一地坐在各监区方阵。
在参观完服刑人员的学习、生活现场后,诗词大会总决赛正式开始。
赛事分为“各显神通”必答题、“大浪淘沙”抢答题、“险象环生”风险题和“针锋相对”飞花令4个环节。题型包括对句联诗词、宫格找诗词、填字、选择题、改错题、线索题等。最终在7名选手中决出冠军1名,亚军1名,季军2名。获奖者均可对其改造进行相应加分。
活动开始,比拼异常激烈。服刑人员组成的15人答题团更是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场下近4000名观众也随着赛况渐趋紧张时而高声欢呼、时而屏息凝视、时而凝眉思考。
尤其是在飞花令环节,仅用“一”字一个字,两名选手竟说出了70多首古诗词,令全场惊呼不已、拍手叫绝。
观 众
没想到他们这么厉害
“我以为服刑犯都没什么文化,没想到他们这么厉害。这些诗词,我好多都没有读过,更别说答出来了。”比赛让现场观摩的大学毕业生小胡改变了对监狱的印象。
“很惊讶,也很意外。诗词比赛不像文艺晚会,它需要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在服刑人员中成功开展,不简单。”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退休教授詹国忠担任总决赛评委,他表示,古诗的学习和积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才能形成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次决赛的题目,他认为有些过于高和偏。“由此可见,德山监狱的领导敢想、敢做”。
对于这个问题,监狱教育科科长刘洵有他的看法。“从发动服刑人员参与活动到总决赛期间,监狱已经组织了21场预赛、复赛,最后才精挑细选了7名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服刑人员参加决赛。”通过多次比赛,他们发现之前准备的题对选手来说过于简单。为此,教育科几次增加题目难度。
刘洵坦言,决定在服刑人员中开展诗词比赛时,有很多人对能否成功举办产生过怀疑。“一部分警察、服刑人员认为诗词学习是高大上的活动,服刑人员群体整体文学素养不高。”但他认为,“去年开展的‘高墙内的朗读者’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省委宣传部还特意就此撰文阅评,我们有一定的基础。”加上分管副监狱长戴忠的大力支持,活动正式落地。
组织者
自主研发比赛系统
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服刑人员中,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的并不多,怎样发掘、培养他们便是摆在教育科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教育科利用教育日、辅助学习时间,通过监狱改造电视台、广播站持续不断播放央视诗词大会节目,营造全狱学习诗词的浓厚氛围。同时,为服刑人员发放大量唐诗、宋词、元曲读本,组织集体学习及诗词考试,提升他们的诗词涵养。
“监狱软硬件条件均有限,怎么把诗词大会举办得有声有色,需要下大功夫。”刘洵告诉记者,为了将前期准备工作做足,教育科从分监区、监区、监狱三级选拔选手,历时近4个多月,通过诗词知识考试、多轮前期比赛,最终挑选了7人参与总决赛。
这一活动同时获得了监狱领导的大力支持,人财物得到充分保障。戴忠更是过问活动的每个细节。为创新组织形式,教育科一班人特意借鉴央视诗词大会的节目形式,结合监狱实际,开发了诗词大会比赛软件系统和记分系统,建设比赛诗词题库,细化比赛流程,创新比赛环节设置。
监 狱
以点带面引导“五大认同”
戴忠表示,百善孝为先,德善走天下,“孝善德”诗词大会是德山监狱统筹推进五大改造新格局的一项重要举措,将监狱开放日与之结合,让高墙内外的人对监狱文化生活有所了解。
“通过诵读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国学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心灵,以点带面引导和鼓励服刑人员多读书、读好书。”戴忠说,这是监狱新形势下改造手段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是监狱文化建设与监管改造的深度融合。
此外,戴忠更想以这种活动带动更多的服刑人员参与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释放改造压力,引导他们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工作人员表示,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德山监狱举办诗词大会暨监狱开放日活动,体现了监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监狱机关的政治属性,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
“监狱不是远离社会的孤岛,服刑人员最终要回归社会。他们的改造需要执政机关、社会企业单位、服刑人员家属的共同参与。”上述工作人员说。
服刑人员
用传统文化洗涤心灵污垢
“我原以为服刑改造就是人生的低俗,通过诗词大会,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渐渐地,我明确了改造方向,坚定了改造信心。”获得决赛冠军的服刑人员陈某因故意伤害罪于2015年被判处无期徒刑。他认为李白、杜甫等诗人在动荡的乱世仍然忧国忧民、豪放旷达。他现在生活在和平盛世,有党和政府的关怀,能做的就是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洗涤心灵污垢、反思过去,“愿所有服刑人员都能够摆正心态,积极参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以更加饱满的改造热情、更加积极的改造姿态、更加坚实的改造步伐,重塑心灵,早获新生”。
服刑人员李某现场观看了此次比赛,“说实话,比赛开始之前,我认为这只不过是监狱为了应景走走过场罢了,但没想到完全出乎意料”。很多他闻所未闻的诗句,台上选手都能倒背如流。对诗句的意思,他们也能准确理解。“监狱和社会对比赛的重视,以及紧张有趣的比赛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希望每一个服刑人员都感恩监狱给我们创造的良好文化氛围和环境,努力学习和积极改造”。